本報訊(通訊員 付濤)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古縣立足村情實際,深入開展調(diào)查摸底,切實做到黨員底數(shù)、身體狀況、文化程度、流動去向“四個清楚”,通過“四式教育”分類進行學習,確保取得成效。
具體工作中,該縣對生活相對固定的黨員實行“菜單式”教育,定出學習計劃,集中組織學習;對文盲黨員或文化程度偏低的黨員實行“視聽式”教育,組織他們集中觀看電教片,確定文化程度較高的黨員解讀學習內(nèi)容,幫助他們加深理解;對流動黨員實行“風箏式”教育,確定聯(lián)系責任人向他們郵寄學習計劃和學習教材,并通過手機信息平臺進行互動交流;對年老體弱行動不便的黨員實行“探訪式”教育,采取“1+1”結(jié)對送學、上門講學、親屬助學等形式,提高黨員綜合素質(zhì)。
截至目前,全縣111個村黨支部組織開展集中學習586次,觀看《第一書記》《吳仁寶》《永遠是春天》等電教片347場次,寄送學習資料120份,送學上門297人。
責任編輯:楊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