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在线免费观看AV_国产又色又粗又黄又爽黑人_精品人妻无码专区在中文字幕_九七无码免费人妻超级

國產紀錄片是如何實現“大逆襲”的?

2017-08-24 17:45:45 來源:南方日報

  原標題:國產紀錄片是如何實現“大逆襲”的?

  

  在紀錄電影《二十二》片中,韋紹蘭老人(左)在和導演郭柯交流。

  

  電影《二十二》宣傳海報。

  

  《重返狼群》劇照。

  

  《二十二》電影明星資助人張歆藝(左)和導演郭柯。

  編者按

  紀錄片《二十二》上映之前,導演郭柯小心翼翼地提出了“排片率1%,票房能到600萬元”的目標。他很清楚,一部展現慰安婦生存現狀的紀錄電影,在當下的中國電影市場尋到一席之地并非易事。

  不過,影片并沒有被市場忽視?!抖纷?月14日上映后,排片率和票房都實現了“逆襲”。23日,排片率從首日的1%上升到11.2%,從400多萬的票房飆升至1.5億元——這也成為國內首部票房過億元的紀錄電影?!安皇俏业钠优牡糜卸嗪?,”郭柯分析說,一切只是因為他與片中的老人們有緣分,電影“得道多助”,加上觀眾也希望看到類型更為多樣的影片——最終的成績是《二十二》與社會各界共同完成的一個奇跡。

  今年以來,紀錄電影的“黑馬神話”不止一次地上演。此前,《重返狼群》收獲3293萬元票房,帶有濃郁紀錄片色彩的《岡仁波齊》票房直逼1億元。與《二十二》同期上映的《地球:神奇的一天》也已突破3000萬元。

  這些“現象級”作品讓業(yè)界意識到,市場的風似乎開始轉向了。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何蘇六對南方日報記者表示,如果說《舌尖上的中國》讓紀錄片進入“公眾時代”,那么《二十二》有望引領紀錄電影邁入“大片時代”。

  緣起

  以“搶救”歷史的姿態(tài)記錄老人故事

  2012年的紀錄短片《三十二》中,導演郭柯用極其克制的語言把90歲慰安婦老人韋紹蘭和她那個“鬼子的孩子”的故事記錄了下來。結尾處,她站在山上,眺望著對面層巒的山脈感嘆:“這世界真的很好了,我會好好地活著?!?/p>

  老人勇敢面對曾經的痛苦經歷,面對生活現狀又持積極陽光的態(tài)度,讓觀眾流淚,也讓郭柯導演本人頗感驚訝。

  “我想拍紀錄片,就有了《三十二》,韋紹蘭老人對生活充滿了希望,這跟我以前預想的她們的生活態(tài)度是不一樣的。”郭柯說。

  另一方面,“三十二”這一片名是2012年仍然在世的中國慰安婦的數量,讓郭柯嘆息的是,到了2014年,數字銳減為“二十二”了。郭柯覺得應該以“搶救”歷史的姿態(tài),盡全力以影像的方式把她們記錄下來,“相信她們身上的故事也值得我們去發(fā)現”。

  愿景是美好的,可是片子的市場前景卻并不為外界所看好。有人曾經勸郭柯放棄:“別再花錢拍這個了,年輕人是不會買賬的?!?/p>

  “年輕人是我們未來的力量?!惫伦钕M氖?,年輕人走進影院,讓向善的種子在年輕人中生根發(fā)芽,能促使社會上更多的人關注這一群體。

  電影《二十二》中,沒有歷史畫面的“再現”,片中所呈現的也并非一張張掩面而泣的面孔,而是平凡慈祥如你我親人的老人?!叭绾巫屇贻p人關注這些老人?首先得讓他們喜歡?!惫绿貏e強調說。

  負責《二十二》宣傳的“朔果蓮蓮”公司創(chuàng)始人蘇北淇則對南方日報記者說:“老人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本就是正能量?!?/p>

  影片上映后排片與票房的持續(xù)走高是大多數人始料未及的。

  廣州金逸珠江電影院線負責人謝世明留意到,該片上映首日,廣州幾乎一半的影院“零排片”,而到了第三天,基本上每家影院都排了場次。

  “它的上座率在同期影片中是最高的,所以都趕緊調整場次。影院對市場的嗅覺很敏感。”基于其目前的熱度,謝世明預測,《二十二》票房過2億是早晚的問題,最終有望突破3億元。

  更重要的是,據淘票票專業(yè)版數據顯示,19歲以下觀眾占總觀影人群的19.1%,大批“00后”走入電影院。還有不少人發(fā)布朋友圈稱自愿包場,“將想看的場次發(fā)給我,我請大家看?!?/p>

  事實上,一開始《三十二》便是在“95后”觀眾聚集地“B站”上走紅的。當時,滿屏“我們都是中國人”的彈幕留言,令郭柯印象十分深刻。

  一位廣州觀眾曉冰在觀看過《二十二》后對南方日報記者表示:“沒有殘忍地撕開,而是淡淡地傾訴,就像奶奶在叨家常。這跟我以前看的電影都不一樣,值得二刷、三刷?!?/p>

  此前郭柯曾許諾,電影所獲收益將全部捐獻給中國慰安婦問題研究中心,用于對慰安婦歷史研究及幸存者的資助。如今電影的票房大獲成功,讓他感到有些“措手不及”。不過,在被問及有沒有后悔曾經的決定時,郭柯回應稱:“不后悔!”他強調再高的票房、再多的錢也會兌現承諾捐出去。

  聚焦

  “一個被嚴重低估的產業(yè)”

  1億元的票房成績在商業(yè)片里屢見不鮮,對國產紀錄片而言,卻曾是一個不敢想象的天文數字。事實上,就連1000萬元也曾一度被業(yè)內人士視為紀錄電影的“天花板”。

  “紀錄片是一個被嚴重低估的產業(yè)!”中國傳媒大學教授何蘇六則提到,其實紀錄片不缺觀眾,“你看投資數十萬、上百萬元的紀錄電影,能取得數千萬的票房,就證明了這一點?,F在,大家已經開始期待紀錄電影的市場表現了。”

  據《中國紀錄片發(fā)展研究報告(2017)》顯示,2016年,共有5部國產紀錄電影進入院線公映,總共收獲7600萬元票房,加上一部引進紀錄片,6部片子總票房為8292萬元,加起來還沒有1個億。而今年暑期檔,單部紀錄電影票房已超過去年總和,除了《二十二》表現讓人驚喜之外,《重返狼群》的票房達到3283萬元,《地球:神奇的一天》票房也超過3000萬元,而且后勁十足,業(yè)內預測有望突破5000萬。

  除了票房,紀錄電影的“觀眾緣”,還能從各大影展得以印證。

  今年7月,由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jié)組織的“夏日寒流”金紅棉影展,展映了10多部北歐冷門小眾紀錄電影,在幾乎沒有宣傳造勢的情況下,整體上座率近80%,讓組委會相關負責人對12月的金紅棉影展充滿信心。

  據悉,去年12月,廣州國際紀錄片節(jié)金紅棉影展展映了60多部國際著名的電影節(jié)展的獲獎或參展紀錄電影,組委會透露,今年將繼續(xù)擴大展映規(guī)模。相關負責人表示,從該影展3年來的展映效果來看,“紀錄電影一年比一年受歡迎了?!?/p>

  在何蘇六看來,紀錄電影對于現實的觀照,對于生活本真的剖析,對歷史的真實記錄,其所蘊含的人文涵義,恰是目前蒼白的國產劇情片所稀缺的。對口碑不佳的類型片產生審美疲勞的影迷,開始逐步接受這些曾經邊緣的影片。

  專注于紀錄電影“眾籌”發(fā)行的大象點映創(chuàng)始人吳飛躍認為,今年紀錄電影的集體爆發(fā),也是多年紀錄電影觀眾群積累以及審美觀變化的結果。“以前人們習慣了進電影院就是為了娛樂、消遣,有些人會先入為主地覺得,紀錄電影缺乏娛樂性,因此比較排斥。但是接連不斷有優(yōu)質的紀錄電影進入影院,這就讓觀眾覺得,紀錄電影其實是很有欣賞價值的?!眳秋w躍說。

  對業(yè)界來說,《二十二》影響更深遠的一點是,它預示著紀錄電影或將有無限可能。

  比起以明星演員、特效場面著稱的商業(yè)大片,紀錄片的成本普遍不高,省去了高昂的演員片酬,也不需要在打光、布景和后期特效上大費周章,這也讓紀錄電影的投資回報率相對成本而言非??捎^。

  “資本市場將逐漸注意到紀錄電影的價值,今后國產紀錄電影的產量和質量將繼續(xù)提高?!焙翁K六預測,將有越來越多的大投資、大制作的紀錄電影出現在大銀幕上。

  趨勢

  “小眾電影”走向大眾市場

  作為《二十二》的明星資助人,演員張歆藝對電影的上映一直非常關心,并為電影宣傳提供了大量的幫助。

  最初,正是她寫給馮小剛導演的一封信,讓《二十二》從題材特殊的小眾電影一躍成為全民關注的話題性電影。

  寫這封信前,張歆藝斟酌了5天,她把自己關于電影的所思所想,都寫在這封信里。讓她沒想到的是,這會變成一封公開信。

  在她還沒來得及讓大家?guī)兔D發(fā)馮導微博的時候,信息就在朋友圈和微博炸開了,很多沒有互相關注的明星朋友,也第一時間發(fā)聲支持。這讓張歆藝感受到了特別強烈的“善的力量”。她感嘆說:“每一個看到馮導微博的人,無論業(yè)內業(yè)外都在第一時間做出了最正確的反應,這就是人心所向。”

  如果說《二十二》成為紀錄電影“爆款”有明星助陣等偶然因素,那么,更多的紀錄電影、藝術電影,則試圖通過發(fā)起眾籌觀影、放映等方式,以尋求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小眾電影也有觀看需求。不過,開影院也是一門生意,所以不受觀眾關注的電影排片率自然就難以保障?!薄抖返陌l(fā)行公司北京潤智影業(yè)相關負責人對南方日報記者坦言。

  潤智影業(yè)曾發(fā)行過《長江圖》等文藝電影,其負責人深刻地感受到,之前觀眾對這類影片接受程度不高,影片排片受影響,有效排片不多,很難真正抵達觀眾。

  另一部知名紀錄片《我的詩篇》曾斬獲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金爵獎最佳紀錄片獎、廣州國際紀錄片節(jié)年度最佳紀錄片等獎項,即便有這樣的成績,影片卻遲遲找不到發(fā)行公司,公映時間遙遙無期。

  無奈之下,導演吳飛躍和他的團隊只能調整策略,將自己轉變?yōu)榘l(fā)行方,在全國通過觀眾眾籌的方式發(fā)起點映,為影片找到“對的觀眾”。

  由此,中國目前唯一的電影眾籌點映平臺大象點映誕生,并先后發(fā)起了“給陌生人送場電影”“24小時全網不間斷直播”活動來助力影片的排片率。

  大象點映宣傳負責人漠藍對南方日報記者表示,以往,面對紀錄電影不被院線重視的情況,片方唯有“一聲嘆息”。而大象點映希望改變電影的排片規(guī)則,“不再眼巴巴地被動地等待影院排片?!?/p>

  目前,眾籌觀影的上座率都在60%-70%,可以最大限度保證影院的利益。今年7月,大象點映成功發(fā)起了《搖搖晃晃的人間》百城首映活動,接下來,還將發(fā)行《天梯》《我只認識你》等多部紀錄電影。

  在潤智影業(yè)總經理劉倩羽看來,去年成立的全國藝術電影院線聯盟,或許對包括紀錄片在內的藝術電影走進大眾市場有更強大的推動作用,“能讓很多人看到自己喜歡的、非商業(yè)的院線作品,還能保證一定的排片率,我覺得這是個不錯的方法?!?/p>

  據悉,8月25日,在今年奧斯卡金像獎、金球獎、英國電影學院獎等評選中綻放光彩的藝術電影《海邊的曼徹斯特》將正式通過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在全國66個主要城市、超過100家影院上映,影片也是首部在該聯盟上映的海外電影,表現如何令人期待。

  延伸閱讀

  從《二十二》《戰(zhàn)狼2》看電影市場

  由“市場驅動”轉向“內容為王”

  《戰(zhàn)狼2》贏得觀眾熱捧,并刷新了華語電影票房紀錄;一部沒有大明星出演的紀錄電影《二十二》,在算不上強大的營銷攻勢下,依靠口碑收獲過億元票房……這兩部電影成為暑期檔的“現象級”影片。比較之下,一些話題度十足但品質堪憂的作品,卻在市場上顯得黯淡無光。多位業(yè)內人士近日接受南方日報記者采訪時達成共識——從“市場驅動”轉變?yōu)椤皟热蒡寗印?,這是票房增速放緩的中國影市目前迎來的最大利好之一。

  依靠優(yōu)秀內容更能激活市場

  “中國電影市場經歷了十年的‘粗獷式’發(fā)展,這個時代一去不復返了?!敝袊囆g研究院影視所副所長趙衛(wèi)防表示。

  從2012年開始,我國成為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而電影基礎設施建設的突飛猛進,為市場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提供了現實基礎。數據顯示,2017年3月,我國銀幕數達到44489塊,超過整個北美地區(qū),從市場容量上成為世界第一大電影市場。

  《戰(zhàn)狼2》制片人張苗對南方日報記者說,從去年開始,單個銀幕的產出呈現出下滑趨勢,由新增影院帶來的新增觀影人次的紅利正在逐步消失。“在此背景下,優(yōu)秀的電影內容更能激活觀影需求?!睆埫缯J為,這也是推動票房持續(xù)健康增長的決定性因素。

  影評人周黎明留意到,近來口碑對電影票房的作用愈發(fā)明顯。一方面,去年以來,單純依靠IP改編和明星效應吸引觀眾的電影,往往在票房上差強人意。另一方面,《我們誕生在中國》《二十二》等憑質量贏得口碑、進而成功“逆襲”的案例越來越多。

  “觀眾慢慢學會欣賞電影了,電影口碑對觀影選擇的影響愈發(fā)突出?!睆V州金逸珠江電影院線負責人謝世明同樣表示,如今的觀眾更為理性,影片質量高,看的人才會多。

  站在紀錄片研究者的角度,中國傳媒大學教授何蘇六提到,一些千篇一律又質量不高的商業(yè)大片消解了大家的觀影熱情,甚至讓年輕人產生了厭倦、抵觸的心理,而紀錄電影精品卻給觀眾留下良好印象,兩相對照,觀眾心中的天平自然會慢慢向優(yōu)質紀錄電影傾斜。

  “過度娛樂化到一定階段,文化審美發(fā)生改變也是必然,如今許多觀眾最看重的,還是影片傳達的‘真善美’?!焙翁K六說。

  重工業(yè)影片將成新“風口”?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面對移動終端帶來的便捷視頻消費,如何才能吸引更多觀眾走進影院,是擺在電影創(chuàng)作者面前的一道難題。在這一背景下,今年以來,不少業(yè)內人士認為,國產重工業(yè)電影將是未來的新熱點與新趨勢。

  “一起拍電影”創(chuàng)始人張志遠是這一議題的支持者,他認為推動電影產業(yè)升級是大勢所趨。他對南方日報記者說,影院觀眾的“分流”現象是值得注意的。

  過去,國內扛起票房大旗的是以喜劇、愛情片為主的“輕工業(yè)”電影,但現在,電影面對的是免費的電視劇、網絡劇的競爭。如果沒能做到差異化,觀眾寧愿選擇在家里看劇或是在移動端上看電影。“競爭會倒逼著電影行業(yè)主動升級。”張志遠說。

  《戰(zhàn)狼2》被視為重工業(yè)電影創(chuàng)作的探路者之一,制片人張苗所在的北京文化今年曾重磅宣布,計劃打造一個總投資30億元的重工業(yè)項目《封神三部曲》?!澳壳爸袊娪暗娜蹴検谴蛟熘毓I(yè)影片中的技術問題以及專業(yè)團隊的欠缺?!睆埫绫硎?,《戰(zhàn)狼2》的幕后團隊來自全球十幾個國家,“現在對中國電影發(fā)展特別有利的地方是,我們可以站在強者的肩膀上,以開放的心態(tài)吸納全世界優(yōu)秀電影團隊的經驗來打造國產影片。換句話說,這就是新時代的‘師夷長技以自強’。”

  與觀眾產生共鳴是關鍵

  采訪中,也有業(yè)內人士并不認為,所謂的“重工業(yè)”大片就是票房的保障,要贏得票房還得靠品質和情感說話。電影市場分析專家蔣勇舉例說,《二十二》票房“逆襲”的重要原因,是與中國觀眾產生了強烈的情感共振,這一點與《戰(zhàn)狼2》是一脈相承的。

  此外,《閃光少女》等表現主人公在現實生活中為夢想而奮斗的國產電影,也取得不俗口碑,一定程度上證明了與社會和人心緊密聯系、富有時代和生活氣息的作品,更能贏得觀眾的喜愛。

  “電影需要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而不是制造無聊?!北本煼洞髮W藝術與傳媒學院院長周星表示,提升電影質量的關鍵是汲取生活的養(yǎng)分?!耙恍﹦?chuàng)作者迷信于揣測觀眾心理,憑空創(chuàng)造虛空的遐想,導致電影沒有生活依據,這樣生產出來的作品,或許能一時半會兒讓觀眾感到新鮮,但不能長久地抓住人心。”蔣勇同樣認為,發(fā)揮內容生產力的關鍵之一是接地氣,“我們需要更多反映社會熱點的國產電影佳作?!?/p>

  “回到藝術根源上來,最難具備和保持的,是人對電影藝術的敬畏和對電影創(chuàng)作的那份純粹的初衷?!睆埫缈偨Y說。


     

責任編輯: 吉政

版權聲明:凡臨汾日報、臨汾日報晚報版、臨汾新聞網刊載及發(fā)布的各類稿件,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自媒不得轉載發(fā)布。若有違者將依法追究侵權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