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楠飛和學生在一起。受訪者供圖
電話采訪閔楠飛頗為不易,她一天之內(nèi)先后三次“爽約”,每次的理由都一樣:“在和學生談天說地?!倍罢勌煺f地”這個詞亦能精妙地概括她與學生之間的日常相處狀態(tài)、培養(yǎng)方式、大愛表現(xiàn)乃至對鄉(xiāng)村教育的深刻理解,某種程度上也是揭示了“最平淡最普通最大眾化”的她,為何能榮獲2017年“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事實上,這位湖北省鄂州市華容區(qū)紅蓮湖第一小學的獨臂女英語老師,早已名聲遠揚,事跡廣為傳播,先后被評為2017年湖北省第十一次黨代會代表、2016年湖北省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湖北最美一線職工”、“湖北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優(yōu)秀教師”、“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等稱號。
命運殘酷,閔楠飛“不放棄”、“調(diào)整姿態(tài)”,左手亦能書寫工整,撐起鄉(xiāng)村教育的一片天。
榮譽及身,閔楠飛卻很是看淡,“教育事比天大,只是對自己所選所愛的事業(yè)負責而已。”
“死亡瞪”和“一起瘋”
閔楠飛和孩子們參加活動。受訪者供圖
鄉(xiāng)村教學對板書要求很高,而閔楠飛而言,板書工整、流暢美觀只能算是自己遇到的“最小的困難之一?!?/span>
15歲那年暑假,正值中考之后,“農(nóng)村出身,家里窮,孩子也多,就想著利用假期打工賺錢貼補家用。”在棉紡廠,閔楠飛因為不熟悉機器操作,右臂被卷進了機器中……
“眼淚不能解決問題,但流出來后,就解脫了苦。”哭干眼淚的閔楠飛,“心如死灰”,一蹶不振,直到她看到原本堅強的父親獨自蹲在醫(yī)院走廊失聲痛哭,那一刻,閔楠飛意識到,要堅強起來。做不了重活,不能“武能扛槍”,幻想著“文能拿筆”,“只想著生存下去?!?/span>
幸運的是,當?shù)氐囊凰胀ǜ咧薪邮樟怂?。但整個高一,閔楠飛情緒低落,心情糟糕到“難以描述的地步”。她既需要重新學習用左手寫字,更主要的是需要面對同學們拋來的異樣眼光,和背后的指指點點。
人生不斷奔跑,幸運再次降臨,閔楠飛如愿考上大學,并遇上一位用心的輔導員呂仲茂。輔導員更是以非常的平常心來對待她,處處鼓勵,把她看成小兄弟,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去。視野開闊下,潛移默化中,閔楠飛堅定了當老師的信念,“當一個像呂仲茂的老師,和學生打成一片?!?/span>
“學生第一節(jié)課的時候會比較好奇,不會特別的接受我,但可能在第二三節(jié)課的時候好奇心就會淡下來,等他們的好奇心得到了滿足,就愿意接受我了?!弊寗e人接觸自己,首先自己得接受自己,閔楠飛接受了自己的劣勢,也很清楚自己的優(yōu)勢之處,“學生要么不信任我,一旦信任就會接受我?!?/span>
“你喜歡你們老師嗎”,在一個電視臺采訪中,面對鏡頭,閔楠飛的一位男學生點了點頭,說她特別嚴格,有時候被她一個眼神就殺傷了,但下課的時候就喜歡找閔老師談天說地,下圍棋,圍成一圈做游戲,“和閔老師在一起是很快樂的?!?/span>
聽到這個答案,閔楠飛哭笑不得,稱自己是“精神分裂者?!?/span>
在學生眼里,上課時的“死亡瞪”,和下課時的“一起瘋”構成了閔楠飛老師的教書育人、“精神分裂”的AB面。
在閔楠飛心中,鄉(xiāng)村教育育人優(yōu)先,教書其次,自己所帶的三個班,160多名學生中絕大部分是留守兒童,他們最缺少和渴望的是愛,這關系健全人格的成長,和他們“瘋作一團”意在于此。
如今,閔楠飛也有學生當了老師,甚至就在自己辦公室工作。從呂仲茂老師,到自己,再到自己的學生,閔楠飛坦言,希望這股“瘋”的勁能夠從自己身上傳承下去。
放手與扶起
“老師,你去人民大會堂領取中國青年五四獎章時會不會同習爺爺握手呀?”
“老師,我也要成為像您這樣的好老師!”
“老師,畢業(yè)后我要繼續(xù)跟著您!”
……
離開校園的學生們雖然遍布全國,從事各業(yè),卻總是會想起閔楠飛,經(jīng)常給她打電話,拉拉家常,分享喜悅,訴說不快,回憶“一塊玩?!钡挠洃洠h楠飛卻很少主動聯(lián)系他們,“他們成年了,能獨立思考,該放手就放手,不能再拿他當孩子,不然他們永遠長不大?!?/span>
有個學生,平時聰明乖巧,成績不錯,但性格內(nèi)向,自卑敏感,家庭壓力大,一日突然打算棄學,閔楠飛了解后趕緊過來以自己的經(jīng)歷“忽悠”他,并從本就不多的工資中給予資助,如今,該學生已經(jīng)大學畢業(yè)參加工作了,“讓留守兒童從陰影中走出來只能靠自己,我就是扶一下,但力度不大”,閔楠飛說,不是自己接觸的所有的留守兒童學生都能“爬起來”,自己個體力量有限,曾“眼睜睜”地看著一位升了級的女學生年紀輕輕就做了童工,“她給我?guī)г捳f,想回來繼續(xù)跟著我?!?/span>
閔楠飛(前排中)和孩子們在課堂上。受訪者供圖
放手,是歸宿,是隔斷牽念,一往無前;扶起,是啟程,是臨行囑咐,不負所負。一放一扶間,寄托著閔楠飛對留守學生滿滿的愛。
“父母不在身邊,留守學生最缺乏的就是愛。”閔楠飛不止一次的提到,自己關注度不夠,不能面面俱到,留守學生、鄉(xiāng)村教育需要全社會的愛。
令閔楠飛欣喜的是,國家對留守學生、鄉(xiāng)村教育的重視程度有增無減。“國家給我這個獎是對我們鄉(xiāng)村教師工作的最大肯定”,閔楠飛說,自己的工作沒有轟轟烈烈的高大喧囂,只是點點滴滴的書寫快樂,日常中是平凡,平凡中有永不放棄,“但擔心自己視野還不夠寬闊,能力有限,做的還遠遠不夠就過早白了發(fā)?!保ㄖ袊嗄昃W(wǎng)記者 李拓 實習記者 李亞飛)
責任編輯:鞏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