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長春9月30日電 題:以英雄之名,決戰(zhàn)——來自三個英雄縣的脫貧攻堅故事
新華社記者郎秋紅 孟含琪
80多年前,在東北的冰天雪地里,一位將軍與他的部下談起理想。學習印染出身的將軍說,期待有一天,母親和全國的女性都能穿上漂亮的花衣裳,過上好日子……
這位將軍就是東北抗日聯(lián)軍第一路軍總司令楊靖宇。同他一樣為理想而獻身的,還有趙尚志、左權……
今天,在吉林省靖宇縣、黑龍江省尚志市、山西省左權縣,正在進行一場脫貧攻堅、告慰英烈的決戰(zhàn)。
靖宇:不破樓蘭終不還
吉林東南,長白山西麓,曾有一座縣城,濛江。這里是楊靖宇將軍殉國之地,1946年改名靖宇。
今天的靖宇處處留下紅色印記。以英雄之名命名的街道,百姓招待客人端上的“抗聯(lián)”大煎餅,每個小學生都能講出“大個子”的故事……英雄的基因深深融入靖宇人的血液。
2017年,靖宇縣人民檢察院干部姜寶奎接任興農村第一書記,擔負起脫貧攻堅的重任。
靖宇縣山高林密,交通不便,到2015年底,全縣仍有55個貧困村,貧困人口7329戶13660人,貧困發(fā)生率19.8%。
姜寶奎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帶領全村黨員來到楊靖宇將軍殉國地,在烈士面前宣誓: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不破樓蘭終不還。
駐村的1000多個日夜,他傾注了全部心血和智慧。剛剛40歲的他,頭發(fā)掉光了,痛風發(fā)作時,要用繩拴在門把手上才能站起來……妻子在電話里哭,他卻笑著安慰她,“與抗聯(lián)吃過的苦比起來,我這點苦不算什么?!?/p>
像姜寶奎這樣的干部,在靖宇何止一位!自從脫貧攻堅戰(zhàn)打響之后,靖宇將全縣劃分為4個戰(zhàn)區(qū),各級各部門將80%的人力投入脫貧一線。211個部門和單位,109位第一書記、256名駐村工作隊員、5000余名幫扶責任人,“白+黑”“5+2”,精銳盡出,攻城拔寨。
2018年末,興農村76戶貧困人口全部脫貧。2020年上半年,全縣55個貧困村退出,貧困發(fā)生率下降至0.15%,實現(xiàn)脫貧“摘帽”。
尚志:敢教日月?lián)Q新天
黑龍江省尚志市原名珠河縣,為紀念東北抗日聯(lián)軍創(chuàng)建人和領導人之一趙尚志改名。
80多年來,尚志人在尚志精神激勵下,奮力拼搏,一步步奔向小康。
元寶村是著名小說《暴風驟雨》中元茂屯的原型地。從“光腚屯”到“億元村”,從當年的英烈到今天的共產(chǎn)黨人,紅色精神代代相傳。
20世紀80年代,村里最窮時負債27萬元,百姓的生活看不到希望。“不想再窮下去?!贝逯Р繒洀垖毥鹂丛谘劾铮痹谛睦?。為解決辦廠用地難題,張寶金空出自家宅基地,把栽培多年的果樹刨了,還把小舅子家的房子扒了。村里建鉛筆工業(yè)園區(qū)時,張寶金正生著病,他干脆坐在工地邊上的車里,邊打針邊指揮。
幾十年來,他每天早出晚歸,從來沒有拿過一分錢補助。他帶領大家建了磚廠、建材廠、筷子廠、鉛筆廠,發(fā)展萬畝林……2019年,全村總資產(chǎn)7.3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2萬元。
打造新三星啤酒、三梅果酒、尚志水泥等馳名品牌,發(fā)展節(jié)能環(huán)保、醫(yī)療器械、冰雪運動裝備制造等重點產(chǎn)業(yè)……2019年,全市1619戶貧困戶全部實現(xiàn)脫貧,3個省級貧困村全部退出序列……英雄之城尚志,已成為“魚肥稻米香,山中珍寶藏”的富饒之地。
左權:不負英雄不負國
隱于太行群山之中的左權縣原名遼縣,為紀念抗戰(zhàn)時期在這里犧牲的八路軍副總參謀長左權而更名。幾十年后,左權縣卻背靠大山,走不出貧困。
黨的十八大以來,左權縣秉承英雄之志,奮力決戰(zhàn)脫貧攻堅。
站在連壁村東頭放眼望去,對面的楊家?guī)X上,光伏板排布齊整,漫山遍野熠熠生輝?!吧侥沁?,看不到的地方還有?!?4歲的村黨支部書記郭應林說,光伏發(fā)電讓村里2400畝的荒山荒地變成“一方寶地”,僅此一項,村里一年增收一百多萬元。
貧困戶郭應增掰著手指頭算了一筆賬:山上光伏板的夏秋除草、冬季除冰,還有核桃林、林下中藥材的打理,他都能參與其中,雜七雜八下來他一年就能收入一萬六七千元。
“八路軍總部在左權縣駐扎、抗戰(zhàn)長達5年之久,這片土地上犧牲了無數(shù)英烈?!弊髾嗫h史志研究室主任張俊平說,紅色基因代代傳承,在左權縣脫貧攻堅的新戰(zhàn)場上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可以告慰英烈的是,老區(qū)群眾今天的日子越過越富足。左權縣2001年被列為國家扶貧開發(fā)工作重點縣,至2019年底全縣綜合貧困發(fā)生率已降至0.12%,當年實現(xiàn) “摘帽”。截至目前,全縣129個貧困村全部退出。(參與采寫:梁書斌、劉翔霄)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