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初秋時節(jié),空氣清新宜人。大寧縣太古鄉(xiāng)太古村的白大爺一大早就來到了村頭的銀行卡助農取款服務點,將剛發(fā)放的新農保取出來揣到了兜里。這位已經年近70歲的老人說:“以前沒有這家金融服務點時,只能讓兒女們坐班車到縣城辦理,還要捎上村民的十幾個存折。如今,‘銀行’開到了家門口,走幾步路就能存取款,真是方便到家了?!苯刂?月末,大寧縣這樣的自助服務終端已達到82臺,隨著一臺臺非現金支付工具布設到村點,山村的百姓們真正享受到了“足不出戶可繳費,身不出村存取款”的現代化金融服務。
這就是人行大寧支行積極開展文明服務百姓,全力打造民生工程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該支行緊密結合縣委、縣政府提出的強縣富民總體規(guī)劃,深化金融改革創(chuàng)新,不斷提高金融服務社會、服務民生的能力,充分發(fā)揮了金融部門支持縣域經濟發(fā)展的重要作用。
該行立足山區(qū)實際,引導全縣金融機構不斷加大投入力度,努力改善金融服務基礎設施,拓寬金融服務渠道,大力推進“農村金融綜合服務站”建設,把金融觸角延伸到邊遠山村,為百姓提供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務。在全縣6個鄉(xiāng)鎮(zhèn)84個行政村布置金融服務電子機具,39部“轉賬電話”實現了邊遠地區(qū)農戶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賬戶查詢、小額取現、刷卡消費等高效、便捷、實惠的現代支付服務;300多臺POS機為居民消費提供了便利,開通網銀服務實現電子支付,推進了貨幣無紙化進程;城區(qū)營業(yè)場所安裝12臺ATM存取款一體機,解決了居民存取款排隊等待的問題;同時,人民銀行積極拓展國庫服務職能,建立“惠民資金補貼綠色通道”,每年有糧食直補、退耕還林、農村低保等十多種惠民補貼資金直接撥付到個人賬戶,累計金額達1.46億元,惠及2萬多戶城鄉(xiāng)居民,實現了財政補貼資金的快速準確到位。
在服務“三農”工作中,大寧縣金融系統(tǒng)積極創(chuàng)新信貸產品,推出適合縣域經濟轉型發(fā)展實際的貸款種類,農業(yè)銀行推出“福農卡”農戶小額貸款,郵政儲蓄銀行推出產權質押貸款、個人信用貸款,信用聯社積極支持農村種植養(yǎng)殖業(yè)發(fā)展,推出小額信用貸款、低息支農貸款,設立“辦貸大廳”,一站式辦理各類貸款手續(xù),人民銀行加大對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的考核力度,為金融機構提供支農再貸款8000萬元,實施定向降準措施,釋放可利用資金1個億。今年,全縣金融機構累計發(fā)放貸款1.7億元,同比增長52.69%,在支持經濟轉型發(fā)展、“三農”經濟發(fā)展中做出了積極貢獻。近年來,該行連年被臨汾市綜治委評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集體,并被人行天津分行授予“五五”普法工作先進集體,被省政府授予“農村支付服務環(huán)境建設先進集體”,被人行臨汾中支授予“中支級青年文明號”,被市總工會授予五星級職代會,連續(xù)兩年榮獲“市級文明單位”稱號。(侯耀強 楊宏宇)
責任編輯:秦芳媛